一、历史地位与地理环境
1.白马关地处秦入蜀的最后一道关隘,是整个西川、成都平原的屏障。其地势险要,有“南临益州开千里沃野,北望秦岭锁八百连云,东观潼川层峦起伏,西眺岷山银甲皑皑”之势,自古为物资集散地和兵家必争之地。
2.这里一年四季气候湿润温和,野生植物品种繁多,天然植被以柏树为主的乔木和以野苹果为主的灌木。 二、历史沿革与发展
1.历史上,白马关曾经三次易名。东汉时,因其地处于古绵竹城的东北面,所以被称为绵竹关;唐代改名为鹿头关,这是由于关楼地处鹿头山;公元907年,朱全忠于长安篡夺唐朝政权以后,盘据四川的王建乘机在成都建立了大蜀政权,他移鹿头关到黄许镇的绵远河畔,依水建立关隘,并借用历史上汉高帝骑白马路过此地、庞统和刘备曾经在山下互挽坐骑这两段历史而将此关正式定名为白马关。
2.白马关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如今还成为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德阳三国蜀汉文化旅游的重要节点。
三、主要景点与文化遗存
1.庞统祠墓:安葬和纪念三国时代刘备的军师庞统的地方,是全国唯一纪念庞统的专祠。现存祠墓由四川巡抚能泰重建于康熙三十年(1691),是研究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重要实物资料。
2.金牛古道: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级道路,连接南北走道的交通大干道。古道开凿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古蜀国开明王朝时期,与长城及灵渠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白马关作为一处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关隘,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还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多次重要事件。如今的白马关已经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和文物保护单位,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和学习。
标签:#福地阅读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