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诸岛历史简介(南海诸岛历史概览)

admin 1 0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据史料记载,我国现存上古典章《尚书·禹贡》中即有“南海”名称,《诗经·江汉》中也出现“南海”之名。《山海经·海内南经》中载有:“郁水出湘陵南海”,可见南海之名早即有之。

南	海诸岛历史简介

秦时,中国先民已发现南海诸岛。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在今广东地区设置南海郡,对附近海域实行政治管理和防守。1992年,我国学者在南沙群岛最大岛屿——太平岛上,发现了秦汉米字压印纹硬陶片,表明上古时代中国人最早发现南沙群岛。两汉时期,汉武帝在海南岛置珠崖、儋耳二郡,西汉伏波将军马援在南征交趾过程中也曾到过西沙群岛,当时周围尚无今日南海周边各国,这进一步密切了南海诸岛与我国大陆的关系。三国时,吴国人万震著《南州异物志》,其中详细记录了对南沙群岛航行的方位、距离和海况,这是古代中国人民在南海经营活动的重要记录。东晋时,著名高僧法显从印度返中国,穿行整个南中国海,在其撰写的《佛国记》中,记载了从印度、斯里兰卡返回广州的航程,说明中国人在东晋时已开辟了穿越南海的航路。南北朝时期,大陆人民已在西沙群岛一带活动,考古学家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和九礁等11个岛屿和礁盘上,发现了南北朝(主要是南朝)的六耳罐、陶环及隋、唐、宋、元、明、清的陶瓷器2000余件,产地多为今广东、福建、江西等地。隋唐时期,从南海诸岛发现的考古遗存看,中国人不但在西沙群岛有活动,在南海其他岛屿上也有大量活动。隋炀帝时曾派常骏、王君政等经南海海域抵达赤土国;《旧唐书·地理志》明确记载振州(今海南三亚)南至大海的范围包括南海及其诸岛。

两宋时,随着航海实践的增多,南海诸岛又有新称并趋于细化。如《宋会要辑稿·占城国》记载用“石塘”专指南沙群岛,此后史书多用“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以及类似的称呼泛称或专指南海诸岛。宋人周去非在其《岭外代答》中,写明了南海有“长沙、石塘数万里”,“历上下竺与交洋,乃至中国之境”,明确指出交趾洋(今北部湾)与昆仑洋(今越南昆化岛附近海域)一线为中越海域分界线,确立了南海诸岛主权属中国的重要意义。此外,南宋端宗皇帝曾逃到西沙群岛避难。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元皇帝派遣大将史弼领兵5000远征爪哇,该舰队经西沙海域,可能对包括今南沙海域发动进攻,虽未达目的,但这是中国古代人民对于征服南海迈出的一大步。同时,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郭守敬奉元世祖之命主持全国性“四海测验”,往南海某岛屿上观测其纬度并取得卓越成果。明代,万州辖有“长沙”“石塘”,海军指挥佥事巡逻南海,确立明政府对南海诸岛及其海域的主权和管辖。明王佐《琼台外记》记载:万州在明时辖有“长沙”、“石塘”,海军指挥佥事“统兵万余,巨舰五十艘”巡逻南海。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等率领数十万人马,分乘几十艘巨舰横越南海航线出使西洋各国,远达西亚和东非,在《郑和航海图》中标绘的“石塘”和“万生石塘屿”,就是今西沙和南沙群岛。清代,关于我国南海诸岛主权与归属的记载已不绝于书。清初流传于民间的《更路簿》记录了南沙群岛73个地名及其方位。清康熙《琼州府志》已将南沙群岛籍入中国版图;康熙四十九年至五十一年间(1710~1712年),广东水师副将吴陛曾率领水师巡视西沙群岛海域。雍正时高凉总兵陈伦炯著《海国闻见录》,内附有《四海总图》,明确把南海诸岛划分为四大群岛并为以后各类著作所转载。乾隆《泉州府志》记载吴陛巡视西沙群岛海域的情况。道光《琼州府志》明确指出“万州有千里石塘、万里长沙,为琼洋最险处”。宣统元年(1909年)四月,两广总督张人骏派遣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海军官兵170多人前往西沙群岛视察,逐岛查勘并在永兴岛上升旗鸣炮重申我国对西沙群岛的主权。民国时期我国曾两次正式公布南海诸岛各岛屿的地理名称。新中国时期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南海诸岛的管辖。

南	海诸岛历史简介

南海诸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依据和充分的历史事实。从古至今,中国历代政府对南海诸岛进行了持续的开发、经营和管理,维护了中国在南海诸岛的主权和权益。

标签:#福地阅读网

  • 头像真人中年男士专用(中年男士专属头像设计)
  • 绿叶春意头像(春叶绿意头像)
  • 单眼皮怎么可以变双眼皮小妙招(单眼变双,技巧分享:)
  • 刚出生婴儿晚上不睡觉怎么办
  • 服装公司工作报告(服装公司工作汇报)
  • 大学生心理学心得体会(大学生心理学感悟)
  • 二次元头像男高冷帅气名字(男高冷帅气二次元头像昵称)
  • 情侣可爱头像双人(双人情侣萌系头像)
  • 如何让手机共享电脑网络(手机共享电脑网络)
  • 怎么买股票下载什么软件(买股票软件下载指南)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